郑玄听了吕布一通长篇大论,目瞪口呆,他恍然明白了一些自己原来一直搞不懂的事情,他原来一直认为儒学那么完美,为什么独尊儒术的大汉竟走到这步田地,为什么那些饱读经学的世家子弟们做事毫无孔圣所言的仁义,为什么董仲舒改良的儒学是儒家为皮法家为里,他现在终于都明白了。
吕布看了郑玄那目瞪口呆又似有所悟的表情,稍微停顿了一下,又继续阐述起自己对孔子儒家思想的认知,以吕布看来,响鼓就要用重锤,想要彻底让郑玄接受自己的思想,就要多加灌输:
孔子囿于自己长幼尊卑有序、下级不能反对不能指责上级的等级观念,他不能也不敢说出对恶的惩罚,他只能无力地向上层权贵宣扬他的道德观和周朝礼乐,当上层权贵不听他那一套的时候,他只能无奈地离开。孔子在三十七岁的时候,舍弃鲁国,舍弃鲁君,带领徒子徒孙,去鲁国之外寻求发展。
如果孔子勇敢一些,在提倡君君臣臣的同时,也勇敢地面对君不君的情况,勇敢地思考如何处理君不君的情况,那么,他或许能认识到等级制度是不可行的,是错误的。可惜,所谓的圣人不过和绝大多数凡人一样,也是遇到困难变成头插在沙子里的鸵鸟,不敢直面自己的理论难题!
圣人在实践上并没有严格遵守自己的等级理论,如果严格按照等级理论来说,孔子不应该逃跑,应该忠于生他养他的祖国—鲁国和鲁君,他应该像后来的董仲舒所要求的那样,做到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”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ifeiyanqing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