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八零章 因地制宜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这也算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特色。

准噶尔部没有训练有素的线列兵,前排骚扰、牵制的散兵,数量不需要太多,靠己方的线列步兵打就够了。

打准噶尔的话,朝廷肯定会调派北方的骑兵,青州军也不需要自己编练骑兵,只是留了一个连的重骑做种子。

准噶尔有城,所以需要专门的工兵部队。

考虑到准噶尔的骑兵,每个营做支援火力的轻炮也是有必要的。

以此时的组织力,最小也就能以连队为作战单位,这已经算是远超时代了。

前提是需要拥有足够的军官,单单是成建制的步兵,连一级的军官就需要将近二三百号人。

而作为种子的那个重骑兵连队,更是直接塞进去了八名军官。

这样的受过训练的军官比例,就是刘钰自信的源泉,当然也是让皇帝将来开放良家子教育创办更多基础教育学校的诱饵。

作为实习军官的,一部分是武德宫的肄业生,一部分就是受过最基础教育的良家子。

至于骑兵,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。

朝廷给的军饷不够,根本没钱编练一支正规的骑兵部队。

正规的骑兵部队不需要松花江府兵那种自小会骑马的,抓一批没骑过马的一样可以练出来。

朝廷的思路还是前朝思路,各部集合,派出专门的主将捏到一起。

这样配合,虽然肯定会出问题。但考虑到准噶尔的水平,这问题也不算大。

折中思路,那就是只能采用新的战术体系,强调步兵的机动性和变阵速度,靠步兵包打天下,而不能全然指望朝廷抽调的骑兵搞出好的配合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ifeiyanqing.com

(>人<;)